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国家公祭日活动观后感(七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什么样的观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家公祭日活动观后感篇一
_年来,我们曾以无数方式祭奠、悼念、追思南京大屠杀的死难同胞,以无数方式探讨这场屠杀带来的思考: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和平的共识、战争的伦理、人性的自觉与人道的尊严。现在,我们终于设立和迎接来了国家公祭日,以肃穆的仪式来悼念历史,让澎湃的感情集中表达,必将促使民族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促使一个民族汲取历史力量、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
公祭日,展示了我们的人文精神与民族性格。历史构成了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历史锻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浸透热血的土地是每个民族的朝圣之地。当波兰人为奥斯维辛纪念馆献上鲜花,当德国人在大屠杀纪念碑林中默哀,也让我们重回_年前那座血与火的城市,阅读写在大地上的民族史,感受那种紧紧挽结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深情与民族精神。
公祭日,让我们学会以宽阔的历史视野正视、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已过去_年,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近70年,我们用肃穆的国家公祭仪式提醒着自己,保持历史的痛感,但不煽动民族的仇恨;敦促日本正视历史、反思战争、检省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余孽,但不将民族感情矮化为街头泄愤。经历过深重苦难的民族,更应怀着宽阔的历史眼光,更应懂得珍惜和捍卫人类的核心价值。
公祭日,也让每个普通中国人找到带着历史感的活法。它让史书上的文字变得意象丰沛,让每个人的生活获得了历史的重量,也让一个民族的几代人之间,有了心传和默契。正是在这个低头默哀的瞬间里,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角色的你我,都抹平了差异,仅仅成为十三亿中国人中的一个。
有象征意义的是,半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几乎参加了每一次抗战纪念日。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周年纪念日,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9月30日“烈士纪念日”,领导人参与国家公祭,是国际惯例,也是规格和意义的象征,更与每个普通中国人的情感互相呼应,表达了整个社会在民族情感上的同频共振。
12月13日,为同胞默哀,为中华祈福,在灾难的创伤中培育人道态度与和平精神,在屈辱的历史中学会自立自强。今天,我们这样缅怀历史,正是要历练出迎接美好未来的气度与力量。
国家公祭日活动观后感篇二
有人说:南京大屠杀是国难;有人说:南京大屠杀是国耻。
我想说:早点把日本灭了,以后就不会有今天让人心情沮丧的公祭了。
否认罪责意味着重犯。日本人到现在仍然不认罪,起码意味着他们还想重犯。我们没有理由再给他们机会。
民族战争从来就不是国家个别领导人好战的问题!我们不要在今天还用这样的话自欺欺人。说什么要把统治者和人民区别开来的废话。试问:怎么区别?
拿破仑横扫欧洲时,法国人哪个不兴高采烈?元首发动二战时,哪个德国人不在支持作战?甲午战争和侵华战争,全体日本人不都是全力以赴吗?我参加过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全体中国人有谁不支持用武力教训几年前的好朋友呢?反观越南人,男女老少有谁不对入境的中国军人恨之入骨呢?
民族战争只要发生,就是你死我活!恰恰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将发生新的战争,而且为期不远。我这么认为。
有人说,曾几何时,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还在共度蜜月期,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不行吗?我要说:不可能!
为什么?
先从两国之间国情上看。
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建立外交关系时,中国大陆的gdp是日本的1/5。中国需要日本的资金和技术,日本需要中国的市场。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记得,成家过日子的时候,能够买到原装进口的日本电冰箱、电视机等,是多么兴奋的事情。所谓蜜月期就是指的那个时候。
现在,中国大陆的gdp已经是日本的两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成为日本的5倍,应该不是问题。今天的中国,无论钢铁还是所有家用电器都严重过剩,不但不需要从日本进口,而且还需向外倾销呢!以高铁项目为代表,中国和日本在全世界范围拼得头破血流的竞争愈演愈烈。说句直白话:在用逼死对方的势头抢饭碗!
在国际关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利益之争的最后手段是什么?
再从国际大格局上看。
最惧怕中国撼动其霸权的是美国人。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人之恶毒,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如果中国没有强大的核武库,伊拉克、南联盟等国的悲惨命运早就降落在中国人的头上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日本人夹在中国和美国之间,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只能是美国的马前卒。
最后来看看日本人的内在原因吧。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日本是一个没有第二个少数民族的国家,只有一个单一的大和民族,一个永远团结一心的民族。这个民族和俄罗斯民族及德国的日耳曼民族相同,骨子里都非常地自信、傲慢,血管中永远流淌着争强好斗的血。由于是个岛国,文化底蕴浅薄。日本人总以强大的自尊掩盖其内心的自卑,为了功利他们更加不讲信义,为了达到目的他们更加不择手段!以往战争中,他们对女人和儿童比任何一个国家的侵略者都残忍和凶恶就是例证。
历史告诫中国,让日本人瞧得起中国人是根本不可能的,委曲求全地憋屈在中国的阴影之下,日本人绝对是不甘心的。对中国人来说,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的日本人,无异是东郭先生怀里的蛇!
国家公祭日活动观后感篇三
一是加强学习,提升知识储备。
监察体制改革后,将部分检察院的部门和纪委进行了合并,因为监察对象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监察方法出现转变,需要我们的干部尤其基层干部加强自身学习,基层干部必须提升知识储备,以便更好的识别监察对象。
二、确定对象,明确监察重点。
改革后,将本所属范围的监察对象进行梳理,确保不遗漏、不扩张,明确监察对象后,根据工作的开展情况,对监察重点进行明确,并紧密结合当前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及“新四风”的十种表现,着重整治和查处生冷硬推、吃拿卡要、与民争利、欺压百姓等不正之风,严肃查处涉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农补贴、扶贫救济、低保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的基层腐败问题,特别要盯紧干部滥用职权,侵害群众合法权益,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在社会保障、政策扶持、救灾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违规办事、优亲厚友、显失公平,搞不正之风,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等违纪行为,使群众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三、强化职能,让权利运行于阳光之下。
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是遏制腐败和保护干部的有效途径。纪检监察机关是实施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的专门机构,在加强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公众监督的作用,整合力量,构建“大监督”格局。权利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让权与责形成高度统一。
四、严肃查处,加强查办力度。
身为纪检监察干部,便决定了我们要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性。涉及对人和事的处理,必须本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和纪律规定为准绳,坚持原则,勇于担当。纪检监察干部要让干部职工在“不敢腐”的基础上,树立“不能腐”和“不想腐”的意识,并紧紧抓住用权、花钱、管事等关键环节,健全本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和相关机制,全面加强对单位干部职工的监督,努力推进权利的公开透明。同时,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职工,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从严落实“一岗双责”和“一案双查”。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应常怀一颗“知识恐慌”的心,主动思考研究工作方式方法,敢于破除基层纪检工作“瓶颈”,转思想,改作风,明职责,出实招,干实事,重实效,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深入群众去发现问题,依据客观事实去分析问题,及时高效解决问题,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充分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能。
国家公祭日活动观后感篇四
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事关党群关系和民心向背。近年来,发生在基层干部的腐败案例呈现多发之势,一些地方的“小官大贪”现象层出不穷。如少数村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利,在拆迁安置补偿款、三农资金、惠民物资、社会抚养费等等方面,贪污挪用、债务侵占、收受贿赂,直接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破坏社会稳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苍蝇”虽小,但危害并不小。如果不把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解决,任由民怨积累,就会丧失民心,甚至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因此,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至关重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第一,加大党纪党风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出现腐败问题,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出了问题。对基层干部来说,系统接受法制教育的时间不多,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普遍知识层次不高,在处理农村大量复杂事务时,常漠视法律,以权代法,以势压人。因此,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增强道德操守和拒腐防变的能力,是有效遏制农村党员干部发生腐败行为的一条根本措施。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活动,以案说纪、以案说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和法治意识,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第二,建立健全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针对损害群众利益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要岗位,从制度上严格把关,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权力运行,努力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就建立到哪里、约束到哪里。坚持运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落实党委反腐倡廉的主体责任,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消除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制度诱因,规范基层党员干部的用权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推进制度建设不断上台阶,实现制度建设的“长治久安”。
第三,建立预警机制,加大案查力度。从十八大以来所查处的案件中可以看到,任何一起案件的发生都不是突然的、偶发的。某些案件在案发前可以发现苗头性的倾向,因此我们要建立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预警机制,提高预防腐败行为的前瞻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敲响警钟。同时加大惩处力度。坚决惩治“小官大贪”,严肃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给群众交出一张满意的“答卷”。
第四,拓宽畅通渠道,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进一步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开通电话举报、来信举报、接待日举报等方式,规范工作流程,吸引群众监督,进一步突出办理实效,确保群众满意。深化政务公开,做到凡是涉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或容易出现的以权谋私、引发不公等事项,只要不涉及秘密都全部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让群众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避免暗箱操作,更好地树立形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国家公祭日活动观后感篇五
五集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今天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档播出第二集《全面监督》。该集展现了党中央从党内监督全覆盖破题,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各方面监督,通过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对全体党员和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
20__年8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吉林工商学院副院长张国志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目前正接受监察调查。这条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关注,原因是张国志并非中共党员,他落马时也并非行政机关公务员,而是高等院校的副院长。
国志勇(吉林省纪委监委专案组工作人员):接到他的线索是20__年2月份,接到线索之后,我们仔细甄别了一下,张国志的身份属于是非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同时他又不是党员。
举报线索反映的是张国志之前在吉林体育学院任副院长期间以权谋私的问题。吉林省纪委接到线索时,张国志已经调任吉林工商学院副院长。监察体制改革前,在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从事管理的人员,掌管着公共资源、行使着公权力,大多数不属于行政监察范畴,非党员也不在纪委管辖范围,这就出现了监督的空白。
于海峰(吉林省纪委监委第十六审查调查室副主任):我们也是接到过类似的这个问题线索,就感觉到比较为难,没有约束权,没有查处权。
制度上的空档,也助长了一些人钻空子的心理。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但张国志觉得自己不是中共党员,纪委管不到自己头上来。20__年,他担任吉林体育学院副院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两名私人老板在承揽学院公寓楼、田径运动场、综合体育馆、实验室相关工程上提供帮助,收受贿赂。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改变了这一状况。《监察法》明确了六类监察对象,既包括公务员以及参公管理人员、受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还涵盖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公办教科文卫体等单位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等,只要依法履行公职,行使公权力,都被纳入监察范围。
孙松涛(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二级巡视员、纪检监察员):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之前,党的监督实现了全覆盖,但是根据行政监察法,行政监察对象的范围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一部分人不是党员,也不是过去的行政监察对象,但是他行使的依然是公权力,这次通过监察法就把他全部纳入了监察对象。
20__年3月,《监察法》正式颁布施行,类似张国志这样的身份不再是监督的盲区。吉林省监委很快对这一之前暂存的问题线索启动了初核,掌握了张国志职务犯罪的确凿证据,于20__年8月对他采取了留置措施。经调查,不仅查清了他担任吉林省体育学院副院长期间的受贿事实,也发现了他之前在松原市副市长、吉林省体育局副局长等岗位上的受贿行为,违法所得累计达数百万元。
对于非中共干部的管理,应该说纪委管不到,监察法出来以后,还有法律还是可以管到的,现在这就是东窗事发。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使一些过去藏身于制度空档的违法行为,不能再逍遥法外。吉林省纪检监察机关20__年共立案18200件,其中,涉及非中共党员监察对象的案件就有1176件,立案查处1199人。
李强(时任吉林省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过去在一些非中共党员这样的领导干部当中,存在着这样一种不受约束的思想,监察法颁布之后,实现了对所有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给各级监委依法履行国家监察职能,提供了法律的依据。
国家公祭日活动观后感篇六
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今天播出第二集《全面监督》,展现了党中央从党内监督全覆盖破题,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各方面监督,通过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对全体党员和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本集详细披露了金融领域一起影响极其恶劣、教训极其惨痛的案件——赖小民案,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原副主席白向群案。
赖小民:一处房产藏现金2亿,叫作“超市”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干部监督室副主任陈清浦说:“我们也曾经办过多件金融领域的案件,但是都不像赖小民事后查清的违纪违法的这种数额、危害程度、犯罪情节、犯罪手段,都是触目惊心,让人瞠目结舌。”
专案组在北京某小区发现了赖小民藏匿赃款的一处房屋,里面有多个保险柜,存放的现金达两个多亿。
赖小民为了逃避调查,都是要求行贿人用现金交付,收钱后他自己开车来这处房子,亲手放到保险柜里,路上还会特意多绕几圈,以防有人跟踪。他和一些关系密切的知情人之间,说到这处房子都是用暗语,管它叫做“超市”。
除了现金,他还收受大量房产、名车、名表、黄金、字画。他的违法所得最终数额还需经司法机关最终认定,但无疑将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陈清浦说:“他(赖小民)就是对物质的这种占有是非常贪婪的这种贪欲,他用也用不了这么多,手表几十块,谁用得了?他就是想要。车也是这样,宾利车、奔驰车、阿尔法车,一个地下车库那几个车都是他的,都是百万的豪车。”
由于金融行业的专业性、分业监管带来的空档,加上赖小民有意逃避监管,使得外部监管难以抵达,而华融公司的内部监督也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作用。
赖小民说:“党委书记、董事长、法人都是我一个人挑,纪委书记都还是自己党委下面管,他哪有多少权威啊?纪委书记是我的党委委员,我的部下,他很难监督我,说句实话。”
赖小民案件揭示了华融公司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纪检部门难以履职、监督严重缺失的状况。这种现象在其他金融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新一轮派驻机构改革向15家中管金融企业直接派驻纪检监察组,正是针对发现的监督薄弱环节对症施策。
国家公祭日活动观后感篇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通过精准扶贫使得贫困人口每年减少了1000多万,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当前脱贫攻坚工是我国的头等大事,是最大的政治任务,任何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脱贫攻坚工作,必须集中优势力量打歼灭战。以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更细致的工作举措,坚决打好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坚定走好脱贫攻坚路。
讲政治,顾大局。扛好政治责任,把脱贫攻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严明的政治纪律,是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重要保证。落实政治任务,尤其要树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强化政治担当,将上级精神转化为我们的具体行动,确保各项扶贫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确保政令畅通。当前,部分地方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政令不通问题。一些地方该落实的不及时落实,责任出现空转虚化,导致脱贫攻坚工作出现偏差。因而,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领导干部务必要履行好扶贫攻坚突击队队长职责,落实四个亲自。坚决把脱贫攻
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完成,作为一条重要的政治纪律来执行,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行其事的现象。
扛责任,强担当。压紧压实责任,做到有责任有担当。决胜脱贫攻坚,是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所有领导干部责无旁贷,必须把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在点上,切实担负起分内之责应尽之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效。一是深入基层,把身子沉下去,把事情搞清楚,不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二是讲究策略,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务求实效。三是督办问责。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工作成效好的进行表扬,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做到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毫不含糊。
严纪律,正作风。脱贫攻坚能否决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的作风,一定要聚焦重点,克服漂浮作风,沉下身去,静下心来,不分心、不走心、不折腾,静心谋划,抓紧抓实,在脱贫攻坚工作上下真功夫硬功夫,相关职能部门应严格按照脱贫攻坚的工作要求,重点查处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不坚决、不到位,以形式主义、敷衍塞责对待脱贫攻坚工作等行为,特别是对虚报冒领、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强占掠夺等问题认真查办,查处一案,形成震慑一方,坚决杜绝扶贫项目资金上打歪主意,动手脚的行为。
硬督查,实问责。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黄金棍下出好人。因而制度的生命在在于执行,一分部署,九分执行。严格脱贫攻坚督查制度、约谈制度,通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动真格、真正把该打的板子打下去。要对扶贫攻坚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同时应强化驻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的管理,严肃驻村工作纪律,并对纪律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违反工作纪律的给予问责;要对驻村帮扶措施不力、走读现象、挂名式〃帮扶严肃处理。查问题,寻出路。找准问题比找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为关键。认识问题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认识有多高决定工作成效有多高。凡是脱贫攻坚工作做得好的地方,都是认识上去了;凡是认识不高的地方,工作严重滞后。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不仅要发挥工作队帮扶作用,更重要的是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村的造血功能。要通过搞新时期农民远动讲习所形势,彻底改变贫困户等靠要落后观点。要用道理去说服群众,用真情去感召群众,用耐心工作等待群众思想变通,不存争议。为什么叫我们干部,是因为干部具体接受磨练。
推荐访问:公祭 观后感 国家 国家公祭日活动观后感(七篇) 2023年国家公祭日活动观后感(七篇) 2023年国家公祭日活动观后感